九江学院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应用与共享,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教高〔2015〕3号)《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教技〔2018〕6号)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建设目标与任务

第二条 建设在线开放课程旨在促进我校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推进教育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实现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以课堂教学为主向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转变、以结果评价为主向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转变,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第三条  每年建设5-10门以课程应用与教学服务相融通的校级在线开放课程,并通过校级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遴选一批精品在线课程,积极参与省级及以上在线开放课程评价认定。建设课程类型主要包括:

1.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

2. 受众面广量大的公共课;

3. 有特色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

4. 创新创业类课程。

第三章申报与立项

 第四条 申报条件

1. 申报课程内容应无侵犯他人知识产权、肖像权、隐私权、商业秘密及其他合法权益的情形;保证课堂内容无政治性、科学性错误及违反国家法律规范的问题。

2. 课程负责人应由教学经验丰富、对信息化教学和混合式课程建设有较高热情、有较强的教学设计能力的在编在岗教师担任,应具有讲师及以上职称。所申报课程应具有两年以上教学实践且课程内容适合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相同课程的教师建议组成教学团队共同申报,并确定一名课程负责人。

第五条  在线开放课程申报程序为:个人申请,学院审核推荐,学校组织专家评审立项。评审内容包括教学内容与资源、教学设计与方法、教学活动与评价、教学效果与影响、团队支持与服务等。

第六条 立项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采用项目合同管理制进行,学校提供课程建设经费,结合课程特点及学时数,每门拨付4-12万元不等建设经费。建设时间原则上不超过1年半。立项课程负责人应按照《九江学院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标准》(附件1)的要求,统一在“九江学院网络教学平台”上(http://jj.fanya.chaoxing.com/portal),按期保质保量完成建设任务。

第四章上线教学

第七条 课程完成建设后,由教务处组织专家根据《九江学院在线开放课程上线标准》(附件2)对课程进行验收。通过验收的课程可纳入培养方案中,并及时上线开展教学。开课教师需在学期初向教务处提交见面课授课安排,见面课安排如有改动需及时通知学生并上报教务处;课程上线教学首节课必须为见面课,告知学生授课计划、联系方式,以及成绩构成比例及考核办法等相关信息。

第八条  上线教学时,采用线上视频学习+线下课堂教学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专业课、综合教育必修课原则上课堂教学时间不得少于总学时的三分之一;综合教育选修课以学生线上自学为主,见面课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2学时。

第九条  课程运行期间,授课教师应及时发布课程信息,适时更新教学资源,开展网络教学互动,在线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并通过课程平台监控学生在线学习状况。答复学生的在线提问,应不超过3个工作日。

第十条  课程成绩由在线学习成绩、见面课及期末考试成绩等组成;期末考试可以采用在线考试或线下考试的方式。各部分成绩构成比例由任课教师在开课前确定并向学生公布。学校承认学生参加校内自建及学校引进在线开放课程学习的有效成绩和学分,并在教务管理系统中记载。

第十一条  对于校外引进课程,由教务处发布下学期校外引进课程清单,学院根据需要自行选择(所选课程原则上应与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设该课程学分一致),并将选择课程及校内指导教师信息上报教务处审批。

第五章经费管理和工作量计算

第十二条  学校负责课程的建设经费,立项后由财务处将建设经费一次性划拨至相应二级学院。建设经费的使用和管理坚持“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课程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由教务处和课程所属学院负责人及课程负责人具体组织推进项目实施工作。经费专款专用,须严格遵循《九江学院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经费使用与管理办法(试行)》。

第十三条  我校自建课程上线教学,综合教育必修课和专业课前两学年的教学工作量按照传统课堂教学的2.0倍核算,以后的工作量核算与传统课堂教学一致;综合教育选修课前两学年的教学工作量核算与传统课堂教学一致,以后的工作量核算按照传统课堂教学1/2核算。

第十四条 校外引进的课程,由教务处根据课程性质和二级学院申请决定是否配备校内指导教师。校内指导教师负责有关见面课、线下辅导、考试等工作,其工作量按综合教育必修课和专业课1/2、综合教育选修课1/3核算。

第六章质量管理和奖励措施

第十五条 学校将通过考核、验收、使用评价、定期检查等方式,对我校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在线运行、维护更新、实际应用、教学效果等进行跟踪监测和综合评价。

第十六条对未按规定完成建设任务的课程,取消立项资格,收回建设经费,课程负责人三年内不得申报教学类项目。获得省级立项的课程若在教育厅规定时间内未完成建设,除根据省厅要求进行相应处理外,还将取消所在学院当年“教学先进单位”评选资格。

第十七条 上线教学期间由教务处对课程进行教学质量调查,并将结果反馈给任课教师和所属学院。连续两学期学生评价较差的课程须下线整改半年,复审合格后可重新上线。

第十八条  课程上线教学两学期运行平稳、使用效益好、师生评价高,学校按相关规定计算教改教研工作量,并优先推荐申报省级在线开放课程立项。课程入选省级、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并完成两轮教学,学校不仅按相关规定计算教改教研工作量,并且参照《九江学院高层次纵向科研项目奖励办法(试行)》中省级、国家级科研项目奖励标准给予课程团队一次性奖励。

第七章 附则

第十九条在线开放课程是教师在工作期间受学校支持形成的作品,学校和教师在职期间有独家使用权 (包括托管运行、转授权等 )。教师离职后,学校和教师本人都有使用权。课程应在满足实际教学需要的基础上,开放共享全部课程资源,以服务于课程的教与学。学校有权向江西省高校课程共享联盟推荐,作为九江学院的在线开放课程(慕课)资源由联盟成员单位共享。

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附件:1. 九江学院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标准

     2. 九江学院在线开放课程上线标准


 

附件1:

九江学院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标准

  1. 一、  课程建设总体要求

(一)课程建设团队要求

课程建设应组织一支素质优良的教学团队,团队包括主讲教师和在线教学辅助人员。课程主持人应为学校专任教师,具有教学改革精神,教学经验丰富,认真负责,治学严谨,特色鲜明,效果良好。课程一般由主持人独立讲授完成,如确须由多人共同完成,则主讲教师一般不超过3人,且主持人的授课比例不得少于总课时的三分之一。开课期间,应确保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按MOOC/SPOC教学要求做好发布课程通知或作业,更新课程资源,维护课程论坛、讨论区和答疑区,组织现场讨论等各项教学工作。

(二)内容要求      

1. 课程内容能够涵盖课程相应领域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典型案例、综合应用、前沿专题、热点问题等内容,具有内容相对稳定性、基础性、科学性、系统性、先进性、适应性和针对性等特征,严格遵守国家安全、保密和法律规定,课程资源的知识产权清晰、明确,不侵犯第三方权益,适合网上公开使用。    

2. 课程应以知识点为基础组织教学内容及其它环节,创新、优化课程的整体教学设计,使各知识点逻辑严密,衔接紧密,重构该课程完整的知识体系。基本流程是:解构原课程、拆解知识点——择取、凝练核心知识点——重新创意、设计、重构课程——拍摄制作视频——翻译、校对——课程上线。

3. 课程以周为单位安排学习进度,一般每门课程全部教学时间为8-15周。课程学习设置课间提问、随堂测验、单元作业、课堂讨论、线上考试等教学任务和教学活动,以帮助学生有效进行学习,实现教学目标。供校内学生学习的课程在建设过程中要同时设计好后续翻转授课的讨论内容或活动主题。

(三)    课程资源要求

1. 结合实际教学需要,以服务课程教与学为重点,以资源丰富、充分开放共享为基本目标,注重课程资源的适用性和易用性。      

2. 课程资源应包括按照知识点提供的视频、学时、学分、课程介绍、教学团队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方法介绍、考核方式、成绩权重、教学进度安排、教案或演示文稿、作业、参考资料目录、试题库、案例库、专题讲座库、素材资源库等。

3. 为避免产权纠纷,课程教材与参考资料尽可能使用超链接的形式。教学测试建议采用视频嵌入式测试和阶段测试相结合的方式。   

二、课程视频制作规范

(一)视频技术要求

1. 时长范围:5~20分钟(尽量控制在15分钟以内);

2. 视频:视频采用MP4格式,单个视频文件小于200M,视频采用H.264编码方式,分辨率不低于720p(1280×720,16:9; 960×720,4:3);

3. 音频:清晰,无交流声或其他杂音、噪音等缺陷;音频压缩采用AAC(MPEG4 Part3)格式;采样率48KHz;音频码流率128Kbps (恒定);双声道并做混音处理。

4. 片花(课程宣传片):片长1-3分钟,应包含的元素有:教师团队介绍、教学目标、内容简介等。

5. 片头/片尾:片头和片尾的总长要求控制在10秒以内。片头应包括:学校LOGO、课程名称、讲次、主讲教师姓名、专业技术职务、单位等信息;片尾包括版权单位、制作单位、录制时间等信息。一个教学单元内,如果有多个视频,建议仅在第一个视频加片头,在最后一个视频加片尾。

(二)视频拍摄要求

1. 录像环境应光线充足、安静。屏幕图像构图合理,画面主体突出。背景的颜色和图案不易过多,背景设计应紧密联系课程特点。

2. 画面中教师以中景和近景为主。教师衣着整洁,避免穿细条纹、细格子、密点的衣服。教师目光应与摄像头平视,教态大方、语言标准流畅、语速适中、肢体语言适度,板书清晰。

3.使用资料、图片、外景实拍、实验和表演等形象化教学手段,应符合教学内容要求,与讲授内容联系紧密,手段选用恰当。

4.选用影视作品或自拍素材,应注明素材来源。影视作品或自拍素材中涉及人物访谈内容时,除应加注人物介绍外,还应采用滚动式同声字幕。

5. 选用的资料、图片等素材画面应清晰,对于历史资料、图片应进行再加工。选用的资料、图片等素材应注明素材来源及原始信息。

6.动画的设计与使用,要与课程内容相贴切,要具有较强的可视性,能够发挥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字幕要求

视频必须配有字幕。字幕文件应单独制作并上传,不能与视频合并,要求用srt格式。字幕要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规范字,不出现繁体字、异体字、错别字,每屏只有一行字幕,画幅比为4:3的,每行不超过15个字,画幅比为16:9的,每行不超过20个字。

(四)演示文稿(PPT)制作规范

1.制作原则

(1)演示文稿(PPT)要求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以及视频等多种媒体元素于一体,一般不使用纯文字的演示文稿(PPT)。

(2)页面设置要求符合高清格式比例,幻灯片大小为“全屏显示16:9”。

(3)整体效果应风格统一、色彩协调、美观大方。

2.版心与版式

每一页面内容相对完整,文字精炼、概括性强,信息量适中,内容占总页面的65%~75%为宜,每页四周留出空白,应避免内容顶到页面边缘,边界安全区域分别为左、右130像素内,上、下90像素内。

页面内容正确、科学,表达准确,用语规范,无政治性错误与错别字。

尽量增加页面内容的可视化,信息呈现符合视觉习惯与视觉心理,可通过改变颜色、字体等加粗等方法对重点内容进行标注,引导学习者注意。页面设置符合高清格式比例,幻灯片大小为“全屏显示16:9”。

3.背景

(1)背景色以简洁适中饱和度为主(颜色保持在一至两种色系内);

(2)背景和场景不宜变化过多;

(3)文字、图形等内容应与背景对比醒目。

4. 色调

(1)色彩的选配应与课程科目相吻合;

(2)每一短视频或一系列短视频在配色上应体现出系统性,可选一种主色调再加上一至两种辅助色进行匹配;

(3)同一屏里文字不宜超出三种颜色。

5. 字距与行距

(1)标题:在文字少的情形下,字距放宽一倍体现舒展性;

(2)正文:行距使用1行或1.5行,便于阅读。

6. 配图

(1)图像应清晰并能反映出内容主题思想,分辨率应上72dpi以上;

(2)图片不可加长或压窄,防止变形;

(3)图形使用应通俗易懂,便于理解。

7. 修饰

(1)细线条的运用比粗线条更显精致;

(2)扁平式的装饰更接近时代审美;

(3)有趣味的装饰通常更能吸引人。

8. 版权来源

素材选用注意版权,涉及版权问题须加入“版权来源”信息。

 

 

附件2:

九江学院在线开放课程上线标准

 

课程名称:                    课程负责人:          授课对象:

序号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标准

得分

1

教学设计与方法(40分)

课程设计(10分)

课程内容完整,课程结构划分科学合理,符合学科特点,符合网络学习者的认知规律;章节内容符合所对应的学时、学分。


教学安排(10分)

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周;根据课程特色,采用闯关式或其他视频发放模式。


教学方法(10分)

符合移动学习与在线教学的特点;能精准有效表达教学内容,问题阐述清晰、详略得当。


教学风格(10分)

教师仪态自然、轻松、端庄,语言有感染力,幽默、富有激情更佳;互动感强。


2

教学内容与资源(50分)

门户建设(10分)

包含主要内容:如片花、学时、学分、课程介绍、教学团队介绍、教学方法介绍、考核方式、成绩权重、教学进度安排、参考教材。


视频内容(10分)

符合目标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知识点碎片合理,讲解清晰易懂;视频内适当嵌入提问;视频时长一般不超过15分钟。


视频质量(10分)

视频图像清晰稳定、构图合理、声音清楚;有片头、片尾和字幕,画面美观、内容丰富,适当穿插图文、录像等资源;  


资源拓展教学形式(10分)

大纲、作业、试题库、案例库等资源建设完善;有共享资料。呈现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形式,如:文字、声音、图片、ppt等。


教学内容的科学性(10分)

内容适当、科学严谨,反映该领域的最新进展,资料来源可靠,严格遵守国家安全、保密和法律规定,所有资源具有清晰的知识产权,无科学性、政治性错误等,适合网上公开使用。


3

团队支持与服务(10分)

教学团队成员

(5分)

团队成员结构合理,主讲教师一般不超过三人。


教学服务(5分)

团队成员分工明确,能合理安排教学任务,积极跟进课程维护。


总分

(满分100分)


结论

1.推荐上线       2.修改后上线      3.不建议上线

修改意见


                                              评审专家签名:

                                                 评审日期: